【新春走基層】愛“嘮叨”的張毓銘
編者按: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日前,集團黨委宣傳部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并在集團公司網站開設專欄,號召廣大骨干通訊員深入基層一線采訪報道,全面反映全集團統籌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生動展示廣大員工歡樂祥和過春節的喜人景象,齊心協力營造喜慶安康、昂揚向上的節日氛圍,助力2023年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今天推出的是軌道運營公司王亞飛、蔣軍的作品《愛“嘮叨”的張毓銘》。
“你要多熟悉線路,跑完一趟車就沒事琢磨琢磨,在熟悉機車性能的同時讓線路也爛熟于心,這樣才能把車真正開好?!?/p>
1月3日,新年上班第一天,一大早中鐵十五局軌道交通運營公司靖神鐵路運輸處師傅張毓銘就開始了對徒弟們的反復叮嚀。
張毓銘是一名機車司機,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干了20多年了。同事和徒弟們都知道,他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愛“嘮叨”。
“小王,你看車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看下閘瓦的磨耗程度,有到限的咱們得提票?!?/p>
對于張毓銘的交代,徒弟王必龍嘴里答應著,心里卻想,這有什么好看的,到限又能怎么樣?,他沒有完全按照張毓銘的叮囑仔細檢查閘瓦,只是簡單地走了個過場。沒想到這卻是張毓銘的一道“考題”。
“這么快就看完了,怎么樣,閘瓦都正常吧?”
“師傅您放心,一切正常!”
面對王必龍的輕松回答,張毓銘卻黑了臉。
“左側第四動輪基礎制動裝置下閘瓦磨耗到限需要提票,這塊閘瓦我已經觀察好幾天了,你為什么沒有說?我就是看你能不能發現這個隱患。要記住工作是給自己干,不是給別人干,看似一塊小小的閘瓦,你知道它會產生多大的制動力嗎?所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安全的隱患?!?/p>
如此的“靈魂拷問”多了,王必龍形成了條件反射,對張毓銘的每一個問題都做到了回應到位、檢查到位,讓“細節決定成敗”從習慣到自覺。
張毓銘愛“嘮叨”,不管同事和徒弟愛不愛聽,一件事他總是要說上好幾遍。但作為他的徒弟,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對他的叮囑不在意的情況。徒弟鄭榮也不例外,拜師之初,他經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把張毓銘的“嘮叨”當成耳旁風。但一次事情使他徹底改變了對張毓銘的看法。
一天深夜,鄭榮和張毓銘出勤后,準備接車出庫。因為他心里想著早點出庫掛車,所以很快就把機車看了一遍,就上了車,準備按壓出庫鍵。
“信號快好了,你看看鐵鞋、列尾都拿上來了吧?”張毓銘問。
“都好了,趕緊出庫吧?!编崢s回答。
“你把鐵鞋藏哪了,我怎么沒看到?”
鄭榮這才猛然想起,他一心想著早點出庫掛車,把撤鐵鞋的事給忘得一干二凈。驚出一身冷汗后,鄭榮趕緊下去把鐵鞋拿上來,又仔仔細細地把車檢查了一遍。
“師傅,要不是你的一句嘮叨,今天我就惹大禍了。謝謝你,以后你盡管嘮叨,我一定把工作做好?!编崢s說。
“小王,你去看看二位端司機室窗戶關了沒有,一會入庫到洗車間要給機車‘洗澡了’,小心進水?!?/p>
“小鄭,再看看司機報單填好了沒有,如填好了再檢查一遍”
“看看總風缸排水閥,再敲敲砂管”……
只要張毓銘在身邊,徒弟們總會聽到他的“嘮叨”聲。當然了,作為一名外表嚴厲、內心溫柔的“柔情猛漢”。張毓銘最讓徒弟們信服的不是這聲聲嘮叨,而是手把手教會大家有效排查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他用言傳身教不僅讓大伙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久而久之大伙發現,身為他的徒弟,不僅養成了“聽嘮叨”的習慣,還學會了時刻自我提醒,每回做事情都會從心里多問自己幾遍,這件事我做完了嗎?我還有哪個環節沒做到位?正因為如此,張毓銘所在的運輸處連續多年做到了安全無事故。
“作為鐵路系統的一名員工,任何一個不注意都可能造成事故,多一句嘮叨也許會覺得煩,但是多一句嘮叨也許就可以避免一次不安全事件的發生?!?/p>
談及自己的“嘮叨”心得,張毓銘如是說。
張師傅(右一)為徒弟傳授LKJ數據設置及應用
(中鐵十五局軌道運營公司 王亞飛 蔣軍)